為認真貫徹落實水利部2021年節約用水工作視頻會議精神,深化國家節水行動,近日,安徽省教育廳、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省水利廳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高校合同節水管理工作的通知》(皖教秘〔2021〕90號,以下簡稱“通知”),旨在為節水服務企業、高等學校搭建政策平臺,促進節水服務市場發展。
通知提出了高校合同節水管理總體要求,按照“市場主導、政府引導,政策激勵、規范監管,強化宣傳、穩步推進”的原則,明確學校是實施高校合同節水管理的主體,參與高校合同節水管理的相關服務企業須具備相應的資質資信和一定的技術資金實力,提出了規范高校合同節水管理程序的9項措施。
通知要求,全省范圍內具備條件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十四五”時期全面推行合同節水管理,及時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和創新模式,結合綠色學校和節水型高校創建,穩步推進高校合同節水管理工作。
通知強調,各高校要充分認識推進高校合同節水管理的重要意義,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和“節水優先”方針,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各級教育、機關事務管理、水利等部門要完善約束和激勵機制,統籌推進高校合同節水管理工作。
安徽省教育廳??安徽省機關事務管理局 安徽省水利廳
關于推進高校合同節水管理的通知
皖教秘〔2021〕90號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節水優先”方針,充分運用市場機制推動綠色校園建設,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稅務總局《關于推行合同節水管理促進節水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發改環資〔2016〕1629號)、《水利部 教育部 國管局關于深入推進高校節約用水工作的通知》(水節約〔2019〕234號)、省水利廳省發展改革委印發的《國家節水行動安徽省實施方案》(皖水節〔2019〕137號)、省管局省發改委省財政廳《關于推進公共機構合同能源管理的意見》(皖管〔2020〕12號)和省教育廳省發展改革委印發的《安徽省綠色學校創建行動方案》(皖教秘發〔2020〕221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省高校實際,現就推進高校合同節水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認識
合同節水管理是指節水服務企業與用水戶以合同形式,為用水戶募集資本、集成先進技術,提供節水改造和管理等服務,以分享節水效益方式收回投資、獲取收益的節水服務機制。推行合同節水管理,有利于降低用水戶節水改造風險,提高節水積極性;有利于促進節水服務產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有利于節水減污,提高用水效率,推動綠色發展。各校要充分認識合同節水管理的現實意義,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二、把握總體要求
推進高校合同節水管理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和“節水優先”方針,運用市場機制,激發市場活力,拓展投融資渠道,挖掘節水潛力,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逐步建立起規范有序的節水改造和服務體系,使合同節水管理成為創建綠色學校的重要內容和建設節水型高校的重要途徑。“十四五”時期,在具備條件的高校全面推進合同節水管理。對于校園面積大,用水總量多,特別是用水管網和器具陳舊落后、水損嚴重、水耗異常的高校,要先行實施,早見成效,并帶動一批合同節水管理示范項目。
高校合同節水管理的基本原則,一是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立足挖掘高校節水潛力,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創新方法,搭建平臺,激發節水主體(學校)和市場的積極性。二是政策激勵,規范監管。堅持問題導向,通過制定相關激勵政策,破解節水效益支付瓶頸,加強運營監管,規范市場秩序,逐步建立對參與高校合同節水管理的市場主體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及時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和創新模式,對行動迅速、工作扎實、成效顯著的高校給予適當獎勵。三是強化宣傳,穩步推進。大力宣傳高校合同節水管理的現實意義和方法路徑,立足高校用水和水資源利用實際,找準重點環節和突破口,結合綠色學校和節水型高校創建工作,穩步推進高校合同節水管理。
三、明確實施主體
高校合同節水管理的適用范圍為全日制普通高校(含獨立學院、高等專科學校和高等職業學校),有條件的中等職業學校和中學可參照執行。高校合同節水管理項目的實施主體是學校。參與合同節水管理的相關服務企業,須具備相應的資質資信和一定的技術資金實力。
四、規范實施程序
(一)做好項目前期工作。由高校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開展項目前期工作,包括用水現狀調查、節水潛力分析和項目可行性評估報告編制等。對用水效率、消耗水平、綜合利用等經濟和環境效果進行綜合監測、診斷和評價,摸清現狀,找準差距,提出方案。
(二)合理確定水耗基準。高校合同節水管理項目水耗基準數,原則上為項目實施前3年(不含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2020年)平均的水耗量。對合同期內因建筑運行工況、建筑施工、用水人數、業務承載情況、氣候條件發生重大變化,造成實際節水量與預期節水量有較大差距的,可采用合同約定系數對實際節水量進行調整。若未在合同中約定調整方法的,可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節水量核定。
(三)及時發布信息。高校通過相關媒體和平臺向社會發布合同節水項目需求信息,引導相關服務企業廣泛參與對接。
(四)合理確定模式。高校合同節水管理分為節水效益分享、節水效果保證和用水費用托管三種模式。按照中國水利學會、中國教育后勤協會發布的《高校合同節水項目實施導則》(T/CHES33-2019)要求,在做好前期基礎工作的基礎上,本著先急后緩、先易后難的原則,合理確定合同節水管理的模式。必要時可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對項目實施方案(包括范圍、內容、概算、合同期限和預期節水效果等)進行評估論證。
(五)規范采購行為。本著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原則,選定合同節水服務企業。在政府采購目錄范圍內的,必須依法進行政府采購,對照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和采購限額標準,確定采購組織形式和方式。不在政府采購目錄范圍內的,按照有關規定進行采購。
(六)簽訂項目合同。高校與中標服務企業簽訂規范的合同節水管理項目合同文本,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合同標的及合同期限等內容,并嚴格履約。
(七)規范項目實施。合同節水管理項目突出節水效益優先、技術成熟、經濟適用原則。嚴格按照國家和省相關規定,執行現有標準規范,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項目工程完工試運行后,高校應按合同約定及時進行項目驗收。
(八)完善支付制度。高校合同節水管理的資金支付方式參照省管局省發改委省財政廳《關于推進公共機構合同能源管理的意見》(皖管〔2020〕12號)執行,即高校采用合同節水管理方式實施節水改造,應當按合同支付給節水服務企業的支出視同水費進行列支。合同節水管理效益分享或托管費用列支報銷時,須提供合同節水管理項目合同、采購文件、驗收文件、發票以及其他相關資料。合同節水管理中有關稅收政策和獎勵政策按照有關規定執行。實施合同節水管理項目支付給第三方專業機構的費用計入合同節水管理項目成本。
(九)做好運營維護和項目移交工作。合同期內運營維護由中標服務企業負責。合同期滿后,中標服務企業應按照合同約定將項目所有設備、設施及文件資料等全部無償移交高校。其后續運營維護等專業化服務需另行商定或招標采購。
五、強化組織協調
各級教育、機關事務管理和水利(水務)等部門要完善約束和激勵政策,營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場環境,培育發展節水服務產業,統籌推進高校合同節水管理工作。健全并落實節水工作責任和考核制度,把合同節水管理作為創建節水型高校、水效領跑者和綠色學校的重要內容。各高校要強化組織領導,明確責任部門,建立協同機制,扎實做好前期基礎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
安徽省教育廳
安徽省機關事務管理局
安徽省水利廳
2021年3月22日
新聞來源:安徽省水利廳